疼痛,敏感,骨膜,肌肉,血管

提問: 頭痛 問題補充: 今年初五,可能是感冒了,全身一會冷一會熱,伴隨著頭痛,也沒有力氣,去找醫生治了幾次,現在不發冷發熱了,就是頭痛沒力氣,醫生只開了止痛藥.有一個禮拜了,現在做任何事都沒有精力.有誰知道相關治法的,請告知.謝謝 医师解答: 頭痛與機體其他部位疼痛的發生過程一樣,多數都是由于致痛因子(物理性或化學性的)作用于頭部疼痛敏感組織內的感受器,經痛覺傳導通路至中樞神經系統進行分析、整合而產生痛覺。當然,心因性精神因素所致頭痛純屬于患者的主觀體驗。 頭部對疼痛敏感的組織有以下幾部分: (1)顱外部分: 顱外的各種結構如頭皮、皮下組織、肌肉、帽狀腱膜、骨膜以及血管、肌肉和末梢神經等對疼痛均較敏感。其中主要結構有: ①顱外動脈:顱外動脈對各種理化因子的刺激而產生的疼痛為最常見。頭面部動脈分布非常豐富,前額部有來源于頸內動脈的額動脈和眶上動脈;顳部和枕部有來源于頸外動脈的顳淺動脈、耳后動脈及枕動脈。各種原因致使血管內腔擴張、管壁牽拉、扭轉等都產生明顯頭痛。其中顳淺動脈、耳后動脈及枕動脈最為敏感。顱外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但對痛覺較遲鈍。 ②顱外肌肉:顱外的頭頸部肌肉持續性地收縮和血流受阻,引起各種代謝產物堆積、釋放出 “致痛因子”而產生頭痛,如緊張性頭痛。 經常造成頭痛的肌肉有:位于頭部兩側顳窩內的顳肌,位于頸部深層的頭半棘肌、頭最長肌、頸最長肌、頸髂肋肌及枕下肌群,其次還有頸部中層的頭夾肌和頸夾肌,淺層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 ③顱外末梢神經:分布于顱外的末梢神經對疼痛也十分敏感。若受到刺激可產生深部放射痛,常被患者訴為頭痛。臨床上造成頭痛的神經有:額部的滑車上神經的眶上神經,屬于三叉神經第一支的分支;顳部的耳顳神經,屬于三叉神經的第三支;頂枕部的枕大神經、枕小神經和耳大神經都屬于脊神經頸叢的分支。 ④頭顱骨膜:頭顱骨膜所造成的疼痛程度因部位而異。如頭頂部的骨膜幾乎無痛感,而顱底部骨膜對疼痛敏感。頭骨、板障靜脈及導水管無痛覺。 (2)顱內部分: 顱內結構對疼痛敏感的主要是硬腦膜、血管和顱神經。 ①硬腦膜:硬腦膜對疼痛的敏感程度各部位是不同的。 顱頂部的硬腦膜只有硬腦膜動脈兩旁5毫米以內的部分和靜脈竇邊緣部分對疼痛敏感,其余的硬腦膜對痛覺均較遲鈍。顱頂硬腦膜的形成物——上矢狀竇,其前1/3對痛覺遲鈍,越向后對痛覺越敏感。 顱底的硬腦膜對疼痛均較敏感。 前顱凹底部的硬腦膜以嗅球窩處痛覺最敏感。 中顱凹底部的硬腦膜對疼痛感覺遲鈍。 后顱凹底部沿核竇、乙狀竇兩邊的硬腦膜痛覺比較敏感。 ②顱內血管:硬腦膜動脈比硬腦膜對疼痛更為敏感,其中以硬腦膜中動脈對疼痛最為敏感。 腦動脈中,頸內動脈有痛感;大腦前動脈從起始部到折向內側面的膝部有痛感,其余部分則痛感極遲鈍或無痛感;大腦中動脈從起始部起1~2厘米以內有痛感;腦底的椎-基底動脈主干有痛感,其他部位痛感如何,目前尚不清楚。 大腦靜脈多無痛感,僅在它們與靜脈竇相接處數毫米以內的部分可有痛感。 ③顱神經根:神經根如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在顱內的根絲受到刺激或牽拉時會出現疼痛。 ④蛛網膜:除在腦底的大血管周圍部分的蛛網膜有痛感之外,幾乎均無痛感。腦實質、室管膜、脈絡叢無痛感組織。有晚上睡覺前洗頭習慣的人,由于沒有認真地擦干頭發,使大量的水分滯留于頭皮表面,尤其是冬天夜間氣溫較低時,殘留水遇冷空氣極易凝固。長期有殘留水凝固頭部,從而導致人們氣滯血淤,經絡阻閉,郁疾成患,特別是冬天寒濕交加,更易成病,是造成大量慢性頭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熱敷療法可適用的頭痛有:   神經痛引起的頭痛 一般分為頭側部或頭后部的神經痛和太陽穴至臉頰有竄痛感的三叉神經痛。它們的主要表現為針刺般的劇痛。哪怕用手觸摸一下頭發或臉部,都感到很不舒服。可用熱毛巾進行熱敷的同時予以輕度的按壓。   疲勞引起的頭痛 過度疲勞時會產生一種頭重、頭沉的感覺,是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的。可對頭后部進行熱敷,或熱水洗頭,用吹風機做熱按摩。當然消除全身疲勞的方法是洗個熱水澡。   更年期頭痛 對于更年期引起的頭痛,除可用熱毛巾熱敷10-15分鐘外可用熱水袋或電熱寶加熱到80度左右,用毛巾或浴巾裹上幾層,熱敷頸部和肩部。   因胃腸不適引起的頭痛 當出現頭痛伴有便秘或腹瀉 ,同時有頭熱、腳冷的感覺時,往往是由于胃腸功能低下引起的。這時,應熱敷腳脖子以下部位。如對臍部周圍進行熱敷,效果更佳。   熱敷療法可使用熱水袋、熱毛巾等。家庭應急處理   1.臥床休息,多飲開水,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2.如為 感冒 所致,可給予解熱止痛劑如APC或消炎痛。   3.止痛藥物,可口服顱痛定30-60mg,每日3次。   4.對血管性頭痛可用心得安10-20mg,每日3次。   5.雙手指壓太陽、合谷穴可使頭痛暫時部分緩解。   6.針刺風池、合谷、列缺穴位。前頭痛者,加印堂、太陽。頭頂痛者,加百會。 自我按摩療法 1.準備動作:患者正坐于椅上,含胸拔背,氣息調和。 2.揉太陽穴:將雙手掌根貼于太陽穴,雙目自然閉合,做輕緩平和的揉動30次。此法對上述各型頭痛均有較好療效。3.拿風池穴: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捏住頸后肌肉近發際處,手法采用一上一下、一緊一松按摩,以頸部感酸脹為度,次數自定,不強求一律,左右手可以交替進行,本法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增加腦組織血液供應。4.浴全頭穴:頭部有上星、頭維、百會等穴,經常浴頭部各穴有健腦之功效。操作時將兩手五指分開,由前發際分別向后發際抹動,如食指梳頭狀,手法輕重由個人自行掌握,一般以局部感到熱、舒適、頭皮無痛感為度,次數根據病情而定。亦可用木梳代替手指浴頭。本法可緩解頭部肌肉痙攣、緩解腦部血管痙攣,使疼痛減輕、思維敏捷。5.抹額印堂穴:將兩手食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陽穴上,以食指內側屈曲面,由正中印堂穴(兩眉之間)沿眉毛兩側分抹,雙目自然閉合。手法以輕中有重為宜,每次做30遍以上,每日2次為度,本法古代稱“分陰陽”潔,抹后感覺頭清目爽,具有清除頭暈目眩、減輕頭痛之功效。6.拿合谷穴:合谷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間肌肉豐厚處。手法以拿捏、點按此穴,有明顯酸脹感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本法俗稱“拿虎口”。如能經常拿捏、點按此穴,具有清利頭目、緩解各型頭痛。7.拿天柱穴:以拇、食兩指,在頸后部斜方肌上方的天柱穴作拿捏動作,來回拿動各5~10遍,每日早晚各1次。本法對各種頭痛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防止頭痛十項注意 一、飲水:一個人的身體每日起碼需要飲十杯水,令其體能的發揮達到頂峰,而脫水是造成頭痛的一個普遍原因。 二、食物:吃正餐與小食之間相隔的時間不應超過五個小時,在每次進食之間,一個人的血糖會下降,導致血管擴張。 三、注意飲咖啡及飲茶的數量:太多或太少咖啡因都會引致頭痛。 四、記下你所吃的東西:巧克力、醋、凍肉及其他很多食物都含有酪胺和硝酸鹽等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導致容易過敏的人士感到頭痛,因此,如果你出現頭痛的毛病,應留意一下你吃了些什么東西。 五、減少飲酒:飲酒可導致脫水,紅酒和白蘭地像芝士、巧克力一樣,含有可導致頭痛的酪胺。 六、不要吃過多止痛丸:過量使用藥物會導致“止痛反彈”式頭痛。如果你懷疑這正是你頭痛的起因,可停服止痛丸一段時間,看看頭痛有沒有停止。 七、不要長時間坐著:看電視或看書都會令你長時間固定在某個位置,以致你的頭部及頸部肌肉感到疼痛及緊張,故每隔40分鐘你便應休息5分鐘。 八、摒棄負面的情緒:憤怒或失望的情緒不斷積聚,可引致頭痛,若這是你頭痛的原因,你應找方法宣泄一下或走出屋外開懷散步,解開心結。 九、小心護理你的眼睛:在微弱的燈光下閱讀太長時間,會令你脆弱的眼睛受壓,引起頭痛,因此你應確保你閱讀的環境燈光充足,并每隔一段時間便休息一會兒,如果你是戴眼鏡或隱形眼鏡,便要經常驗眼以確保度數正確。 十、作息定時:睡眠時間太少或太多都會引致頭痛,每日上床和起床的時間應一樣。 預防偏頭痛復發有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是要減少頭痛發作的次數和發作時頭痛的程度;二是避免在急性發作時的過量服藥。因此,預防復發很重要。為此病人要作預防性的治療。凡有下列情況的病人應作預防性的治療:偏頭痛發作每月超過2次;每次發作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非常嚴重的頭痛;急性期治療不能完全緩解或對治療不耐受;偏頭痛發作先兆延長(復雜型偏頭痛)。 預防偏頭痛常用的藥物有:鈣超載阻滯劑,最有效的是西比林,每天1次,每次5毫克;B-阻滯劑,如心得安;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如苯噻啶;非甾體抗炎藥,如消炎痛、扶他林等;中成藥,如正天丸、復方羊角膠囊、腦安等;以及丙戊酸鈉等抗癲癇藥。 預防治療的藥物療程一般不少于3個月,但也不要太長,一般應于9—12個月后停止,以免產生不良反應。療效好的,可以休息幾個月后再用一個療程;療效不好的應更換其他藥物。在應用藥物的同時,還要注意心理調節,并避免誘發因素。通過一系列的綜合性預防治療,偏頭痛是可以不發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wa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