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血小板,固醇,紫癜,患者,病人

提問: 血液病 問題補充: 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 医师解答: 此答案由管理員代為選出中文名稱: 血小板減少癥   疾病簡介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減退導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數低于正常范圍14萬~40萬/μl. 血小板減少癥可能源于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于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和手術后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減少癥不會像繼發于凝血性疾病那樣表現出組織內出血.   診斷  必須徹底弄清病人的服藥史,以排除對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壞的藥物.約5%接受肝素治療的患者可發生血小板減少,為保持動靜脈輸注導管通暢,即使應用極少量肝素沖洗,也可發病.其他藥物較少誘發血小板減少癥,例如奎尼丁,奎寧,磺胺制劑,口服抗糖尿病藥,金鹽以及利福平. 病史中還有很重要的內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礎疾病的癥狀;提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癥的體征與癥狀;10天之內輸過血提示可能是輸血后紫癜,大量飲酒提示酒精所致血小板減少癥.5%孕婦分娩期可發生輕度血小板減少癥.由于感染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的患者常伴血小板減少癥,可與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癥相鑒別;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癥狀的危險因素和病史. 體檢對診斷亦很重要:通常繼發于感染性或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血小板減少癥以及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癥時有發熱,而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與藥物有關的紫癜則不發熱.由于血小板的破壞增加而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癥病人的脾臟捫診不增大;而繼發于脾臟對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的脾臟大多可以捫及,繼發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減少癥病人也是如此.其他慢性肝病的體征對診斷也有意義,如蜘蛛痣,黃疸和肝掌.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減少癥. 外周血細胞計數是確定血小板減少癥及其嚴重性的關鍵性檢查,同時血涂片檢查能為其病因檢查提供線索.若血小板減少不伴有其他影響止血功能的疾病,止血功能篩選檢查則是正常的.骨髓象檢查若在血涂片上見到除血小板減少以外的異常,有本檢查適應證.本檢查可提供巨核細胞的數量及形態的信息,并確定有或無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的存在.抗血小板抗體檢查臨床意義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檢查提供hiv感染危險依據,應對其進行hiv抗體檢查. 除了瘀斑,紫癜和粘膜出血外,體檢結果均為陰性.外周血檢查結果,除血小板數目減少外,均屬正常.骨髓檢查通常除可發現巨核細胞正常或數量增加外,其他亦屬正常.   治療  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隨其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多變,需迅速鑒別病因,若有可能應予以糾正.由于血小板反復輸注會產生同種血小板抗體,造成療效的降低,因而要間歇性使用以預防上述抗體產生.若血小板減少是由于血小板消耗,則血小板輸注應保留于治療致命性或中樞神經系出血.若由于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則血小板輸注保留于治療急性出血或嚴重性血小板減少. 成年人的治療通常開始口服皮質類固醇.如有效,血小板計數將在2~6周內恢復正常,然后逐步遞減皮質類固醇.但大多數病人的療效不夠滿意,或是減少腎上腺類固醇劑量后即復發.脾臟切除可使50%~60%病人得到緩解.對于用類固醇和脾臟切除治療難以奏效的病人,使用其他藥物的療效尚未證實.由于慢性itp病程長,同時慢性itp患者死亡率低,而對治療方法的利弊仍須慎重權衡.應用合成的雄激素,或使用硫唑嘌呤,長春新堿,環磷酰胺,或環孢菌素的免疫抑制療法的療效并不一致. 對itp伴致死性出血的患者,可使用免疫球蛋白靜注,這可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的清除包被抗體血小板的作用.ivig劑量1g/kg,1天或連續2天.患者血小板數常可在2~4天內上升,但僅維持2~4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1g/靜脈輸注3天,可使血小板數迅速上升,且費用略低于ivig.對那些有致命性出血的患者亦應輸注血小板.由于糖皮質類固醇或ivig可能預期在幾天內顯效,因而對itp患者不應預防性輸注血小板. 患兒治療與成人相反.使用皮質類固醇或ivig可迅速恢復血小板數,但不能改善臨床結果.由于大多患兒在幾天或幾周內可從嚴重血小板減少癥自發性恢復,有時推薦單用支持療法.對使用皮質類固醇或ivig無效的慢性型itp患兒脾切除術應至少推遲6~12個月,這由于無脾患兒增加了嚴重感染的危險,即使患病經年累月,大多患兒可自發性緩解.  中醫治療血小板減少癥的新進展  以往將本病分為血熱、氣虛、、陰虛三種。近10年來又取得了新的認識。  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其主要病機為熱、虛、瘀三種。有作用認為本病與肝、脾、腎關系密切。脾主統血,脾氣虧損則血不循經而外溢。腎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腎虛則精血無以化生,故血小板減少。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化火,則迫血妄行;肝氣郁結,疏泄失常,氣機不暢,氣滯血瘀而成紫斑;肝虛而致藏血失職也可致出血;另外肝病可及脾。心主血,屬火,心火亢盛,迫血妄行也可導致出血。  綜合各家觀點,其熱又有虛、實之分;  中國生命醫學工程院血液病研究所中醫血液病專家史淑榮主任認為實熱是指胃火熾盛,或肝郁化火,或感受邪毒、內伏營血;虛熱是指陰虛火旺、陰火內盛。虛者脾腎兩虛,以致血液化生不足和失于統攝;或肝腎陰虛、陰虛內熱,迫血妄行。瘀由火熱傷絡,絡傷血瘀;或氣虛血瘀、瘀傷血絡。  故本病的病因病機以虛為本,火傷血絡,絡傷血瘀是目標。從病位看,主要在肝、脾、腎三臟。急性型以熱為主,慢性型虛、熱、瘀俱見。用現在的醫學來說系免疫系統的問題,研究發現運用中藥治療與修復免疫缺陷取得了成功,在醫學界上稱為“中醫藥DBT免疫平衡修復法”。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膳方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出血為主要表現,藥膳對本病有一定的療效,下面就介紹了豬皮紅棗羹、棗泥薄撐、大棗糯米粥、芪棗羊骨粥等藥膳的制作方法。   豬皮紅棗羹   功效:補血美容,也可作為牙齦出血、血友病、缺鐵性貧血等癥的輔助治療。   配料:豬皮500克,紅棗250克,冰糖適量。   制作:將豬皮去毛、洗凈、切小塊后與洗凈去核的大棗共置鍋中,放入冰糖和清水,旺火燒開后用文火燉成稠羹。   用法:佐餐食用。   棗泥薄撐   功效:健脾益胃,補血養氣,也適用于營養不良、慢性肝炎、病后體弱等癥。   配料:糯米粉、大棗、白糖各適量。   制作:1、將大棗洗凈,水煮至熟,去皮、核后搗成泥,加入白糖,攪勻做餡用。2、將糯米粉調成糊狀,在鍋上攤烙成薄餅,卷棗泥白糖餡成條狀,烙至金黃色時,切段。   用法:早、晚餐服食。   大棗糯米粥   功效:益精血,補脾胃,也適用于過敏性紫癜、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配料:羊脛骨1根,大棗50克,糯米100~200克,紅糖適量。   制作:羊脛骨洗凈砸碎,煮湯取汁,再將洗凈的糯米、大棗放入羊脛骨湯中煮粥,熟后加入紅糖調食。   用法:每日服2次,溫熱食,連服15~20日。   芪棗羊骨粥   功效:補腎氣,強筋骨,健脾胃,也適用于再生障礙性貧血。   配料:羊骨1000克,黃芪30克,大棗10枚,大米100克,細鹽、蔥白、生姜各適量。   制作:羊骨打碎與黃芪、大棗入砂鍋,加水煎湯,然后取湯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細鹽、生姜、蔥白,稍煮沸即可。   用法:溫熱空腹食用,10~15日為1療程,宜于秋冬季食用。   枸杞參棗雞蛋湯   功效:補氣血。   配料:枸杞子10~15克,紅棗10枚,黨參15克,雞蛋2個。   制作:將前3味放入砂鍋,同煮湯,雞蛋煮熟后去殼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飲湯。   用法:每日或隔日服1次,連服6—7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wa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